協辦清華暑期學校:AI算力賦能地球系統模式,近700學員參加學習
8月26日至30日,2024年“地球系統模式研發及應用”國際暑期學校在清華大學六教6A117舉行。本次暑期學校由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簡稱“地學系”)主辦,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協辦。地學系副系主任林巖鑾教授主持開幕式和閉幕式。
羅勇致辭
清華大學地學系主任羅勇教授在致辭中對于參與本次暑期學校的授課教師、助教和學員們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介紹,早在2018年,清華大學地學系便秉持著培養未來計算地球科學領軍人才的初心,成功舉辦了首屆“地球系統模式研發及應用”國際暑期學校。歷經疫情的考驗,暑期學校于2022年轉戰云端,不僅打破了地域限制,更以近900名學員的空前規模,彰顯了地球科學研究的無限魅力。鑒于學員們的積極反饋和顯著的教學實習效果,地學系決定采用正式授課課程的形式將其固定下來,每兩年舉辦一次。羅勇表示,地球系統模式作為連接自然奧秘與現代科技的橋梁,既是理解地球系統運行機制的鑰匙,也是引領人類社會探索未知、應對全球挑戰的智慧之光。他指出,今年的暑期學校以“人工智能在地學學科中的應用”為主題再次啟航,旨在將前沿AI技術與地球系統模式研發相結合,為地學研究注入新活力。

付晨陽致辭
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戰略合作部經理付晨陽在致辭中表示,地球系統模式是地學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地學學科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機遇。她指出,本次暑期學校為加強與清華大學等高校的產學研合作提供了契機。未來雙方將繼續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地學學科中的新應用、新發展,助力高校培養更多優秀的地學人才。

羅勇(左一)向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頒發感謝狀。

林巖鑾(左)和付晨陽(右)參加揭牌儀式。
本次暑期學校除了理論講授,還為學員們提供了上機操作的機會,幫助學員理論聯系實際,掌握在超算平臺運行AI模型的技能,得到學員們高度認可。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提供了AI算力與GPU資源使用的專業指導,還捐贈了10萬元公益算力基金。
來自清華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復旦大學等高校的多名學者圍繞地球系統模式、人工智能在地學學科的應用等主題講授課程。北京北龍超級云計算有限責任公司技術支持工程師為學員們上機實踐提供技術保障。來自世界各地的近700名學員參加了本次暑期學校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