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AI大咖,論發展新勢:CCFAI專委會“走進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5月22日,CCFAI專委會“走進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交流活動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大模型技術及應用”為題,旨在匯聚行業精英,探討大模型技術在產業中的創新實踐與未來發展。
參加本次活動的嘉賓有: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會士、CCFAI專委主任、山西大學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梁吉業;CCFAI專委副主任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朱軍;CCF高級會員清華大學教授黃民烈;瀾舟科技合伙人、算法和應用 VP馬永亮;泰康保險集團科技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劉巖;CCF理事、CCF多媒體專委副主任航天宏圖高級副總裁王濤;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張兆翔;CCFAI專委秘書長山東大學軟件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尹義龍;以及CCF 杰出會員、副理事長、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健博士;CCF理事、CCF高專委常務委員、CCF大模型論壇執行委員、北京北龍超級云計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迪;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云聯合創始人/總經理趙鴻冰博士等多位學者及專家。活動由CCFAI專委副主任、博士,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景麗萍主持。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會士、CCFAI專委主任,山西大學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梁吉業在當天的活動致辭中表示,企業是大模型推廣與應用的主力軍,但其發展過程中仍有諸多問題尚待解決。希望此次活動為研究所科研人員及企業技術人員創造多元化溝通的平臺,通過彼此的交流與碰撞,探索更多有益于行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共同推進大模型發展再入新程。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會士、CCFAI專委主任,山西大學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梁吉業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理事、CCF高專委常務委員、CCF大模型論壇執行委員,北京北龍超級云計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迪在活動致辭中指出,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作為中國計算機學會的老會員單位,始終致力于以高質量、高性能、高性價比的算力服務推動科研事業的數智發展,已服務超20個行業的客戶,覆蓋300余家科研機構,400余所高校,500余家企業。算力作為推動大模型發展的底層核心生產力要素,其對行業發展的意義愈加重要,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將以算力云化的方式,通過設立在北京懷柔、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寧夏中衛的三個算力樞紐,服務全國科研用戶,為行業發展再做新貢獻。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理事、CCF高專委常務委員、CCF大模型論壇執行委員,北京北龍超級云計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迪
CCFAI專委副主任、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朱軍,在以《生成式AI的創新實踐》為題的學術內容分享中表示,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通用模型在多個領域展現出了強大的能力。動態性和多模態處理成為時下AI研究的熱點,而多模態處理是滿足信息處理需求的關鍵,智能系統本身也需具備動態性。統一架構是處理多種模態輸入和輸出功能的趨勢,但目前面臨很多技術挑戰,例如不同類型的數據處理就會提升大模型訓練過程中的復雜性。而就目前大模型應用成果而言,其在創作領域的產出成果顯著,已可以很好提高創作效率并輔助專業創作者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務。今后,隨著大模型發展的創新與演變,將可實現更精準的內容編輯與工作流程上的自動化操作,為產業帶來新變革。
CCFAI專委副主任、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朱軍
瀾舟科技合伙人、算法和應用 VP馬永亮在以《檢索增強生成和智能體-大模型賦能企業應用的技術路徑》為題的產業內容分享中表示。瀾舟科技自成立起得到了行業眾多合作伙伴、客戶及投資機構的認可與支持。目前,在行業大模型應用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發布了多個版本的大模型產品,先后與多家企業開展了業務層面的深入合作,在多個行業場景中實現了大模型應用的落地與應用。馬永亮同時指出,大模型在企業中的實踐取決于行業特征、數字化建設程度以及數據沉淀等因素,瀾舟科技將在未來發展中繼續深耕,推動大模型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普及。
瀾舟科技合伙人、算法和應用 VP馬永亮
CCF高級會員清華大學教授黃民烈在以《大模型的超級對齊》為題的學術內容分享中指出,盡管大模型目前在“智力”水平上有了顯著提升,但這也帶來了使用安全、耐用性和對齊等多個重要問題。特別是當AI系統比人類更聰明時,如何確保它們的安全和對社會無害成為關鍵。同時,黃民烈教授向在場各位嘉賓分享了“預訓練”和“超級對齊”的概念。隨著大模型訓練復雜度的提高,在訓練大模型時,人類提供的監督信號可能不再是功能的準確結果,而成為某種弱標簽,因此存在錯誤。所以,超級對齊尤為重要,行業需要考慮如何處理這些風險和問題,而這也是衡量發展進程與水平的重要一環。
CCF高級會員清華大學教授黃民烈
泰康保險集團科技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劉巖,在以《泰康大模型應用規劃與實踐》為題的產業內容分享中強調,大模型在賦能金融保險、醫療養老和中后臺運營與管理等領域的發揮了重要作用,而行業目前對大模型的理解和認知仍在不斷演進。同時表示,生成式大模型在行業應用解決方案中肩負重要角色,但并非全部,它還需要與其它技術互相融合從而實踐人工智能在行業中的全面推廣與應用。未來,行業中將出現基于大模型訓練而生的“殺手級”應用,泰康作為大型保險金融服務集團,將在這一發展方向上全力以赴,助力人工智能技術為行業發展帶來新變革。
泰康保險集團科技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劉巖
在四位專家講者的精彩內容分享結束后,現場的參會嘉賓與專家老師展開了互動交流,對此,幾位講者均進行了耐心細致的回答,現場氣氛活躍而融洽。
在當天活動間歇,工作人員還為參會嘉賓精心準備了茶歇,并帶領與會嘉賓參觀了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引導大家真切感受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在超算領域的卓越研發實力與豐碩技術成果。
當天活動的最后,現場還舉行了以“大模型應用落地探討”為主題的圓桌對話。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云聯合創始人/總經理趙鴻冰博士主持這一環節。
行業專家圍繞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培養、算力需求及模型自我迭代等核心議題開展探討,并在互相的溝通中達成一定共識:人才培養不僅需關注數量,更應重視培養方向和質量,特別是算法和算力方面的培養。同時,算力作為實現人工智能應用的關鍵,其質量和性能的提升至關重要。此外,模型自我迭代的可能性雖尚未找到理想方法,但仍是值得探索的方向。本次活動全程進行線上直播,吸引了CCFAI專委執委及關注大模型技術應用發展趨勢的專業觀眾熱情的場外關注,累計觀看人數超7千人。
CCFAI專委會“走進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交流活動的成功舉辦,為行業專家走訪前沿企業,見證超算技術發展成就提供了機會。而通過與CCFAI專委會的緊密合作,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不僅吸引到更多行業伙伴的關注,也為CCFAI專委會成員搭建起學習交流的平臺,這將促進人工智能領域創新思想的互融互通,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支持。